环球时讯:百城垃圾分类指数评价报告发布:苏州、上海、南京进入前三甲
【资料图】
中新网4月26日电 题:百城垃圾分类指数评价报告发布:苏州、上海、南京进入前三甲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万科公益基金会最新联合发布《100城市垃圾分类指数(GSI)评价报告》,显示虽遭遇持续疫情的不利影响,多地仍通过加强标准化驿站建设和分类督导,助力社区保持并强化自主分类习惯。
本期垃圾分类指数评价显示,苏州以优异表现蝉联第一,上海紧随其后,南京也进入三甲。福州、铜陵、青岛、宁波、嘉兴、深圳、杭州进入前十名。本期评价排名靠后的城市,有兰州、唐山、廊坊、宿迁、淮安、开封、延安、漯河、枣庄和三门峡。
本期评价中,一些地区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加强分类收运、处置;特别是通过加强垃圾分类三大关键措施建设,助力社区居民保持并强化了自主分类习惯;部分城市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分出率上升,其他垃圾实现了减量,分类效果显现。
其中苏州、上海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基本建成,居民自主分类习惯基本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继续完善,厨余垃圾处理和可回收物分类投放、回收、再生有序推进,进一步证明了苏州和上海施行的标准化驿站建设和垃圾分类督导,能够推动建成高水平的垃圾分类体系,为在全国建设垃圾分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样本。
本期评价发现,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缺口大和“吃不饱”并存,当前在建和已建成处理能力仅约占厨余垃圾可分出量的1/3。本期评价还发现,垃圾焚烧能力已经出现区域性过剩苗头。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量提升,垃圾焚烧能力过剩问题有可能进一步显现。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垃圾分类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着重大意义。日前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一方面,必须正视多数城市距离达成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建议垃圾分类领跑城市,调动市场化力量,积极尝试将前端社区垃圾分类与后端企业的高效循环再生利用相结合,尤其对接产生和废弃大量塑料包装物的大型中外品牌、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大幅升级循环再生体系,努力打造零碳社区,助力双碳行动和美丽中国建设。(完)
关键词:
上一篇:《亮剑》小说最后结局是什么?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
-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