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门:演艺迎井喷年、文化企业“扎堆”、高品质活动频繁落地……看世博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韧性
东方网记者朱贝尔4月28日报道:演艺市场复苏,浦东率全市之先。浦东开年至今累计受理营业性演出活动许可351件(4138场次),同比增长300%。五一期间,全市12场万人以上演出,浦东占9场。作为大型演艺场所集聚所在地,世博地区为这份成绩单提供了相当的热度。
【资料图】
4月28日,“潮荟世博 焕彩绽放”世博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中华艺术宫举行。世博地区高品质文体旅活动强劲复苏,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文体旅游活动择此地举办,演唱会和各种赛事的一票难求,展览会和新品发布会档期爆满。
演艺迎来井喷年,会展传递新势能
“2023年将是演出井喷的一年。”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运营方的唐桔作出预测,“4月15日的‘英雄联盟十周年纪念盛典’门票开售10分钟就迅速售罄,线下演艺市场正‘报复性’复苏。”据介绍,梅奔即将迎来“繁忙五月”,周传雄、刘若英、梁静茹等一众明星将在此“排队”登场。
前滩31也传出好消息,这座高端文化综合载体内,仅开幕季中,就将汇集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内容,有近百场节目、上千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将接连上演。
而在世博展览馆,一组最新数据传递出会展业的“新势能”,截至4月24日,今年已在世博展览馆举办的各类展会活动达12场,观众总数超过20万人次;已落地世博展览馆的展会活动总数达86场,展出面积约188.97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展的比重达60%,B2B项目占比73%,展现出世博展览馆在汇聚专业高端资源、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一贯优势与鲜明特色。
世博文化演艺的未来更是可期,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局长孙毓表示,通过深化区域资源整合、推进信息技术聚合、深化文体旅商融合,未来的世博文体设施竞相绽放、高端酒店鳞次栉比、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游客观众纷至沓来。
文化地标牵手联盟,文化企业集聚发力
推进会上,世博管理局副局长沈锋发布了《关于促进世博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八项措施》,从产业招商、数字化转型、人才引进等八个方面,促进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措施。通过政策的施行,世博地区将成为国际化、国际级水准活动举办的“首选之地”,并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演艺项目,承办国际化精品体育赛事。
中华艺术宫党组副书记、馆长陈翔代表13家世博场馆联盟成员单位,宣读了世博地区场馆联盟新一轮合作倡议书(2023—2027)。地标性文化场馆已是世博地区最亮眼的名片,包括梅奔文化中心、东方体育中心、世博展览馆等重量级场馆及地标建筑,未来还将陆续竣工多个重大文体项目,展演空间体量也将逐步扩大,十四五末世博地区的展演观众坐席数将突破6万个,文体设施建筑体量将在原来115万平方米基础上增加45万平方米,届时世博地区文体设施建筑体量将达到160万平方米。
除了场馆联盟合作,世博地区还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据介绍,2023年1-2月世博地区400余家文化企业的经济贡献已超过去年全年,其中主营业务涵盖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文化信息服务、展览、体育、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服务、演艺等。
世博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网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上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扶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入驻。据了解,截至目前,世博地区已经有超过400家文化企业入驻,其中包括上海久事体育基金、傲雪凌霜公司、上海摄图网等知名企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世博地区正在着力打造世界级文化集聚区。具体目标包括:一是打造“首选之地”,汇集具有世界水准、具备“首次”属性的演唱会、音乐节、赛事、新品发布会等;二是打造“创新之地”,培育高成长性文化创意企业,吸引国内外一流文化产业领军企业落户;三是打造“服务之地”,提升文化产业的配套服务水平,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四是打造“体验之地”,提供全方位的文化体验,推动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等深度融合。
关键词:
上一篇:世界今日报丨盘点“铁公鸡”:139家公司十年不分红 理由是什么?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
-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